在一些人的认知中,在银行存钱是十分安全的,因为有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哪怕银行破产了,储户的资金也有保障。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也是有限的。在银行存钱时,如果储户不上心,随便存,有时候就可能导致本息损失。就有内行人表示,在银行存钱时,需注意“4不要”,中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
1、不要轻易自动转存
有时候,我们能在一些热搜上看到一些大病、急症目前也年轻化了,比如心梗、脑梗、过劳死等,可能在瞬间带走一个人的生命。且在生活中,火灾、水灾、车祸等意外也并不算特别罕见的。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银行存钱时,不要轻易选择自动转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选择了自动转存,那么这笔钱如果没有人去取,每到期一次,便会转存一次,将一直在银行中以定存的形式存在。如果上述不幸发生在一个中老年人身上,这时需要家属去取这笔钱,届时需要和银行打交道,走流程,相对麻烦。
而如果没有选择自动转存,钱到期后会转为活期,若选择的介质还是银行卡,家人只要知道密码,可以去ATM机把钱取出来。
另外,如果储户不幸离世,也没有来得及跟家人说明自己的存款情况,银行一般是不会主动通知家属去取钱的。但此前也有过一个资讯,有人在银行存了一笔七位数的活期存款,多年没取,银行人员在整理信息时发现了,就试着找寻这位储户,想知道其是否还安好。这件事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迪。
2、不要把密码写在银行卡后或存折中
还有些中老年人的记性比较差,害怕自己哪天忘了密码,就会把密码写在银行卡背后,或者是写在存折里。但是这样做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如果哪天不慎弄丢了银行卡或者是存折,那么储户的资金有可能会被转走。
3、不要存了钱就当甩手掌柜
我们在银行存钱,千万不要存了钱之后,就当甩手掌柜。考虑到此前出过储户的存款被质押、被挪用、不翼而飞、难取现等小概率情况,储户存钱之后,建议时不时去查询一下,看看钱还在不在。不要觉得这样做是多此一举,此前就有过储户存款被行长挪用,而银行以储户没有多次查询为由,也有过错,觉得储户应自行承担责任的。
即使不遭遇这些小概率事件,考虑到人的记忆有时候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变得模糊,有可能记着记着就把一笔钱的金额、存期、是否自动转存等信息记混了,时不时查询一下,也有助于加深印象,避免自己记错,或者彻底遗忘了这笔存款。
4、不要为了存款礼品盲目存钱
一些银行有时候会为了揽储,举办一些存款送礼品的活动,其礼品可能会比较诱人,比如送黄金、送电动车、送手机等,有些储户就会受到这些礼品的诱惑,觉得不存白不存,就把钱存在其中了。但是,储户一定要注意看一下,自己存的究竟是存款还是理财,还是保险,后两者是不保本的。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一点礼品,就盲目的存钱,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其实,想要提高被动收入,除了高息存款之外,也可以借助一些其余稳健方式。就比如对于不知道能闲置多久的中长期资金来说,与其存在长期存款中,承担流动性风险,倒不如去存类似靠档计息的储蓄国债。也可以选对基金进行定投,享受长期复利。当然,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利润。
总之,建议一定要注意上述“4不要”,中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不是吗?
Copyright 2015-2022 现在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5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