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目标人群是谁?信用卡在目标城镇人群中的渗透率已接近饱和,加上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已逐渐成为信用卡替代等因素,依靠新增发卡量推动信用卡市场增长的潜力有限。持卡人对于信用卡权益的偏好呈现多元化趋势,购物消费类权益、餐饮类权益和酒店类权益更能虏获用户芳心。调研发现,近四成用户期望银行能够根据资产水平提供差异化权益。
(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智能信用卡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信用卡行业投资前景及市场环境评估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信用卡业务高速增长,发卡数量年均增长在8%以上,2021年及2022年信用卡数量基本稳定,人均持卡量保持0.57张,“亿级”银行发卡量增速齐降。这就要求信用卡从此前粗放的流量获客思维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的用户体验上,实现增长的“第二曲线”。
2023年是信用卡新规落地的第一年,监管在规范信用卡息费收取、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转变粗放发展模式、规范外部合作行为管理、推动信用卡线上服务便利化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作为发力零售金融的重要赛道之一,信用卡如何摆脱同质化竞争困局?把握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推进机遇,有效发掘和转化客户价值,成为头部银行的必考题。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信用卡业务随之提速发展,在激发消费活力、提升用户支付便利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加速清退“睡眠”的信用卡,反映出对信用卡的管控力度持续增强。未来,对于信用卡的管控或将更趋严格,同时信用卡业务也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中长期看,居民消费信贷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将从“蓝海”走向“红海”。未来,客户获取、客群经营和风险控制将是金融机构建立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信用卡业务也将从现阶段的跑马圈地进一步转变为精细化经营,金融科技在拓展获客渠道、大数据风控及资产质量监测等方面的重要性也将更为突出。
信用卡行业发展趋势
信用卡市场加速进入“一人多卡”时代,超半数持卡人拥有2张及以上信用卡,银行信用卡发行日益精细化,持有他行信用卡、且有良好还款记录的持卡人成为银行争抢的重点对象。额度、安全和服务品质是持卡人最为关注的因素。
我国信用卡的井喷式发展时期已过,发卡量与应偿余额增速明显放缓,存量客户经营将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来源。
信用卡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总量以及消费在GDP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将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年轻一代崛起带来的群体性消费及借贷观念转变、信用卡业务协同作用的增强,都将推动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信用卡行业也面临增速放缓、用户活跃度有待提升的挑战,亟需各银行提高获客效率,并加强存量客户的深度挖掘。因此,银行需从明晰战略定位、高效获取客户、深挖存量客户、加强风险管控等方面发力,充分发挥信用卡业务的协同价值,促其高质量发展。
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信用卡业务是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国内信用卡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人口增长,市民消费能力增强,吸引了不少外资银行进驻,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已在苏州“安家落户”,加速布局信用卡市场,苏州地区信用卡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受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的影响,太仓农商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遇到了一定挑战。从发展现状来看,信用卡核心指标主要是信用卡发卡量与信用卡实际使用额度,截至2022年末,太仓农商行信用卡发卡量为2.4万户,授信总额达4.9亿元,其中大额分期为4.1亿元,受《通知》影响,这部分将逐步由其他贷款产品替代。
信用卡行业报告对中国信用卡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信用卡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信用卡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智能信用卡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Copyright 2015-2022 现在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5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